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内蒙古各地围绕活动主题,贴近群众需求,深入推进安全宣传“五进”行动,把安全知识普及到企业车间、田间地头、校园课堂、千家万户。
包头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积极行动,认真组织开展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为主题的“五进”活动。活动中,充分利用“阿木尔”应急宣传卡通形象,通过制作“安全观影”主题海报,在全市30家影院大厅张贴,进行安全知识科普宣传。同时,开展创意线上线下“安全伴我行,集章赢惊喜”互动活动,可以下载10款安全科普印章,了解应急科普知识。活动期间,包头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及各成员单位组织出租车LED显示屏、公交车站牌广告橱窗、车载电视播放安全宣传标语,日播放量达214500次;针对“一老一小”群体,开展“美丽乡村行进农村牧区”行动,普及安全常识。同时,组织物业企业签订企业安全承诺书、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等,向居民普及家庭防火、用电用气安全、电梯安全等知识。针对重点行业生产主体、学校开展的安全生产培训“进企业”和“应急演练进校园”行动,通过专家解读、实操演练等,切实筑牢安全管理防线,提升识险避险能力。
呼伦贝尔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开展“专家进企业”“隐患辨识科普”活动,对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开展专题培训。发动基层力量深入农牧区,向农牧区居民普及农业机械、自建房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隐患知识。安全宣传“进社区”活动中,重点普及电动自行车停放、遇险情应急疏散等科普知识。同时指导学校开展宿舍、实验室、食堂等重点场所“安全隐患大起底”活动和防溺水等安全教育。充分动员家庭开展居家安全自查,学习火灾逃生、燃气使用等安全知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安全生产月期间,呼伦贝尔市共组织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2300余场次,覆盖9.7万余人次。
兴安盟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深入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多点发力筑牢安全防线。“进企业”活动,聚焦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指导598人次企业负责人学习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培训655名文物保护、医院等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组织应急演练650场次,压实主体责任。“进农村”行动中,发挥基层力量,普及农机、自建房等安全常识,开展114场活动惠及5832人次,同步推进“一老一小”关爱行动。将交通、消防等安全教育融入教学,对宿舍、教室等场所开展“安全宣传进校园”“起底式”隐患排查,累计活动299场,62755人次参与。结合“进家庭”活动,强化阵地建设,在公园等场所融入安全元素,发放家庭应急手册等22950份,开展居家安全宣讲199场、隐患排查130次,11038人次参与,提升居民安全防范能力。
在全国第24个“安全生产月”期间,通辽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活动,营造浓厚安全氛围。活动中,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工业园区,通过案例剖析、实操演练,指导企业完善安全制度;倡导志愿者走村入户,普及农机操作、用火用电安全知识;在社区开展消防疏散演练,设置安全知识展板,提升居民应急能力;进学校主要是举办安全主题班会、安全知识竞赛,培养学生安全意识;通过发放安全手册,向家庭推广安装燃气报警器,守护家庭安全。
此次“五进”活动覆盖群众超10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8万余份,开展各类活动300余场,切实将安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有效提升了全社会安全生产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6月26日,赤峰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市消防救援支队,在松山区温馨家园社区开展“防患未‘燃’,查找身边安全隐患”宣传活动。
活动通过播放生产安全事故案例视频,让大家深刻意识到安全生产重要意义。
消防救援支队现场开展《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授课,并通过情景化教学向群众普及电器线路老化、燃气泄漏等常见隐患的辨识知识。
为进一步筑牢社区安全防线,应急、消防、社区、物业四部门组成联合小组,入户排查“一老一小” 家庭及小区周边商厅等重点场所安全隐患,并现场整改。通过活动,进一步提升居民风险防范与自救互救能力,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锡林郭勒盟应急管理局结合矿山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深入重点矿山企业,开展安全普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宣讲《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奖励办法》,讲解典型事故案例,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养和应急处置能力,并组织开展2025年矿井水害事故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突、协调联动救援能力。
安全宣传“五进”活动期间,阿巴嘎街消防救援站专业人员,为居民宣讲消防安全法律法规、“九小场所”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初期火灾扑救、火场疏散逃生等消防安全知识。同时开展干部进社区、进家庭送慰问活动,面对面向居民传送应急知识,零距离普及防灾减灾救灾技能,将关怀与安全知识送到百姓身边。
太仆寺旗应急管理局联合旗消防救援大队、蓝天救援队深入第五小学开展安全宣传“进校园”活动,通过警示视频、讲述真实案例等直管的授课方式,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自我防护的重要性。疏散演练过程中,现场师生弯腰低姿、捂住口鼻,沿预定疏散路线快速撤离至操场安全区域,整个疏散过程达到“快而不乱、稳而有序”的预期效果。
东乌旗应急管理局走进巴彦敖包祭祀现场,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结合草原生活与日常生产场景,详细介绍火灾预防、地震避险、消防安全等内容,耐心解答群众疑问,教授大家应急逃生技巧与急救方法,将安全宣传融入传统民俗活动,为守护地区安全稳定、助力社会发展筑牢了坚实防线。
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开展以来,乌兰察布市应急管理局宣传人员走进吉铁铁合金、雄伟光大、丰辉新材料等7家企业,开展安全宣传进企业宣传活动,通过知识宣讲、实战演练、隐患排查等形式,为企业送上了一堂堂生动的“安全课”。
鄂尔多斯市结合“全市安全生产月十大行动”,组织专家团、业务骨干深入企业督促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学习掌握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以“流动宣传+入户服务+现场实训”的形式开展安全宣传进农村牧区,向农牧民普及农业机械、农药、沼气、农用车违法载人等安全隐患常识。以“科普宣讲+应急演练+上门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提升广大市民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以全方位开展校园“起底式”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安全演练、知识普及等宣教活动,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提升师生安全素养,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1190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和宣传品139779份,覆盖群众155351人。
进企业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应急演练观摩等活动,激发企业员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安康杯”安全知识竞赛,辖区企业的19支代表队参赛,通过竞赛普及安全知识。进农村活动中,结合集市、文化活动等,通过发放蒙汉双语宣传资料、设置农村安全知识展板等形式,向村民普及用火、用电、用气安全以及农业生产安全知识。进社区活动,通过组织安全文艺汇演,将安全知识融入小品、相声等节目中,让居民在欢声笑语中增强安全意识。开展进学校活动时,通过举办“安全小卫士”评选活动,鼓励学生查找校园及家庭中的安全隐患,撰写安全报告,培养学生的安全习惯。同时通过开展“安全家庭”创建活动,为家庭发放安全手册、进行家庭安全隐患排查指导,提升家庭整体安全水平。
为提高全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乌海市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和宣传渠道,组织开展了应急知识“五进全民安全公开课”线上公益宣讲活动,并制作发布“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宣贯片”、“ 防灾减灾”、“安全生产月”、“地震来了怎么办” 等主题宣传片,依托公交车载电视、广场大屏幕、学校班会、企业大屏、电梯显示屏、抖音、微信公众号和广播电视、日报融媒、行风热线等平台投放,播放累计万余次,实现宣传内容全覆盖,有效提升公众防灾避险与安全生产意识。
阿拉善盟积极开展安全宣传“进企业”活动,督促指导企业主要负责人学习掌握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开展针对性的应急演练。重点组织危化、矿山、冶金工贸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医院、养老院等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开展集中培训。鼓励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新技术、新设备、新系统的研发创新应用,推进人工智能、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等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普及。在开展安全宣传“进农村”中,发动苏木嘎查干部、网格员、农机安全监理员、农机安全协管员、灾害信息员向农牧区居民普及农业机械、自建房、燃气、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隐患,同步开展“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关爱行动。同时,指导加强社区安全宣传阵地建设,将安全元素充分融入公园、广场、文化长廊、社区宣传栏等,鼓励公众查找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老旧电路“带病工作”、违规动火等身边安全隐患,争做安全“吹哨人”,号召家庭开展居家安全自查,学习高层建筑火灾逃生、用电用气等安全知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统筹开展安全宣传“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在开展安全宣传“进学校时”,指导学校开展宿舍、实验室、食堂等重点场所“安全隐患大起底”活动和防溺水、交通出行、消防等安全教育。
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内蒙古各地围绕活动主题,贴近群众需求,深入推进安全宣传“五进”行动,把安全知识普及到企业车间、田间地头、校园课堂、千家万户。
包头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积极行动,认真组织开展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为主题的“五进”活动。活动中,充分利用“阿木尔”应急宣传卡通形象,通过制作“安全观影”主题海报,在全市30家影院大厅张贴,进行安全知识科普宣传。同时,开展创意线上线下“安全伴我行,集章赢惊喜”互动活动,可以下载10款安全科普印章,了解应急科普知识。活动期间,包头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及各成员单位组织出租车LED显示屏、公交车站牌广告橱窗、车载电视播放安全宣传标语,日播放量达214500次;针对“一老一小”群体,开展“美丽乡村行进农村牧区”行动,普及安全常识。同时,组织物业企业签订企业安全承诺书、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等,向居民普及家庭防火、用电用气安全、电梯安全等知识。针对重点行业生产主体、学校开展的安全生产培训“进企业”和“应急演练进校园”行动,通过专家解读、实操演练等,切实筑牢安全管理防线,提升识险避险能力。
呼伦贝尔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开展“专家进企业”“隐患辨识科普”活动,对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开展专题培训。发动基层力量深入农牧区,向农牧区居民普及农业机械、自建房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隐患知识。安全宣传“进社区”活动中,重点普及电动自行车停放、遇险情应急疏散等科普知识。同时指导学校开展宿舍、实验室、食堂等重点场所“安全隐患大起底”活动和防溺水等安全教育。充分动员家庭开展居家安全自查,学习火灾逃生、燃气使用等安全知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安全生产月期间,呼伦贝尔市共组织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2300余场次,覆盖9.7万余人次。
兴安盟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深入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多点发力筑牢安全防线。“进企业”活动,聚焦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指导598人次企业负责人学习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培训655名文物保护、医院等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组织应急演练650场次,压实主体责任。“进农村”行动中,发挥基层力量,普及农机、自建房等安全常识,开展114场活动惠及5832人次,同步推进“一老一小”关爱行动。将交通、消防等安全教育融入教学,对宿舍、教室等场所开展“安全宣传进校园”“起底式”隐患排查,累计活动299场,62755人次参与。结合“进家庭”活动,强化阵地建设,在公园等场所融入安全元素,发放家庭应急手册等22950份,开展居家安全宣讲199场、隐患排查130次,11038人次参与,提升居民安全防范能力。
在全国第24个“安全生产月”期间,通辽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活动,营造浓厚安全氛围。活动中,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工业园区,通过案例剖析、实操演练,指导企业完善安全制度;倡导志愿者走村入户,普及农机操作、用火用电安全知识;在社区开展消防疏散演练,设置安全知识展板,提升居民应急能力;进学校主要是举办安全主题班会、安全知识竞赛,培养学生安全意识;通过发放安全手册,向家庭推广安装燃气报警器,守护家庭安全。
此次“五进”活动覆盖群众超10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8万余份,开展各类活动300余场,切实将安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有效提升了全社会安全生产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6月26日,赤峰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市消防救援支队,在松山区温馨家园社区开展“防患未‘燃’,查找身边安全隐患”宣传活动。
活动通过播放生产安全事故案例视频,让大家深刻意识到安全生产重要意义。
消防救援支队现场开展《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授课,并通过情景化教学向群众普及电器线路老化、燃气泄漏等常见隐患的辨识知识。
为进一步筑牢社区安全防线,应急、消防、社区、物业四部门组成联合小组,入户排查“一老一小” 家庭及小区周边商厅等重点场所安全隐患,并现场整改。通过活动,进一步提升居民风险防范与自救互救能力,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锡林郭勒盟应急管理局结合矿山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深入重点矿山企业,开展安全普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宣讲《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奖励办法》,讲解典型事故案例,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养和应急处置能力,并组织开展2025年矿井水害事故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突、协调联动救援能力。
安全宣传“五进”活动期间,阿巴嘎街消防救援站专业人员,为居民宣讲消防安全法律法规、“九小场所”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初期火灾扑救、火场疏散逃生等消防安全知识。同时开展干部进社区、进家庭送慰问活动,面对面向居民传送应急知识,零距离普及防灾减灾救灾技能,将关怀与安全知识送到百姓身边。
太仆寺旗应急管理局联合旗消防救援大队、蓝天救援队深入第五小学开展安全宣传“进校园”活动,通过警示视频、讲述真实案例等直管的授课方式,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自我防护的重要性。疏散演练过程中,现场师生弯腰低姿、捂住口鼻,沿预定疏散路线快速撤离至操场安全区域,整个疏散过程达到“快而不乱、稳而有序”的预期效果。
东乌旗应急管理局走进巴彦敖包祭祀现场,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结合草原生活与日常生产场景,详细介绍火灾预防、地震避险、消防安全等内容,耐心解答群众疑问,教授大家应急逃生技巧与急救方法,将安全宣传融入传统民俗活动,为守护地区安全稳定、助力社会发展筑牢了坚实防线。
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开展以来,乌兰察布市应急管理局宣传人员走进吉铁铁合金、雄伟光大、丰辉新材料等7家企业,开展安全宣传进企业宣传活动,通过知识宣讲、实战演练、隐患排查等形式,为企业送上了一堂堂生动的“安全课”。
鄂尔多斯市结合“全市安全生产月十大行动”,组织专家团、业务骨干深入企业督促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学习掌握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以“流动宣传+入户服务+现场实训”的形式开展安全宣传进农村牧区,向农牧民普及农业机械、农药、沼气、农用车违法载人等安全隐患常识。以“科普宣讲+应急演练+上门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提升广大市民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以全方位开展校园“起底式”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安全演练、知识普及等宣教活动,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提升师生安全素养,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1190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和宣传品139779份,覆盖群众155351人。
进企业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应急演练观摩等活动,激发企业员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安康杯”安全知识竞赛,辖区企业的19支代表队参赛,通过竞赛普及安全知识。进农村活动中,结合集市、文化活动等,通过发放蒙汉双语宣传资料、设置农村安全知识展板等形式,向村民普及用火、用电、用气安全以及农业生产安全知识。进社区活动,通过组织安全文艺汇演,将安全知识融入小品、相声等节目中,让居民在欢声笑语中增强安全意识。开展进学校活动时,通过举办“安全小卫士”评选活动,鼓励学生查找校园及家庭中的安全隐患,撰写安全报告,培养学生的安全习惯。同时通过开展“安全家庭”创建活动,为家庭发放安全手册、进行家庭安全隐患排查指导,提升家庭整体安全水平。
为提高全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乌海市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和宣传渠道,组织开展了应急知识“五进全民安全公开课”线上公益宣讲活动,并制作发布“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宣贯片”、“ 防灾减灾”、“安全生产月”、“地震来了怎么办” 等主题宣传片,依托公交车载电视、广场大屏幕、学校班会、企业大屏、电梯显示屏、抖音、微信公众号和广播电视、日报融媒、行风热线等平台投放,播放累计万余次,实现宣传内容全覆盖,有效提升公众防灾避险与安全生产意识。
阿拉善盟积极开展安全宣传“进企业”活动,督促指导企业主要负责人学习掌握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开展针对性的应急演练。重点组织危化、矿山、冶金工贸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医院、养老院等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开展集中培训。鼓励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新技术、新设备、新系统的研发创新应用,推进人工智能、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等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普及。在开展安全宣传“进农村”中,发动苏木嘎查干部、网格员、农机安全监理员、农机安全协管员、灾害信息员向农牧区居民普及农业机械、自建房、燃气、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隐患,同步开展“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关爱行动。同时,指导加强社区安全宣传阵地建设,将安全元素充分融入公园、广场、文化长廊、社区宣传栏等,鼓励公众查找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老旧电路“带病工作”、违规动火等身边安全隐患,争做安全“吹哨人”,号召家庭开展居家安全自查,学习高层建筑火灾逃生、用电用气等安全知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统筹开展安全宣传“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在开展安全宣传“进学校时”,指导学校开展宿舍、实验室、食堂等重点场所“安全隐患大起底”活动和防溺水、交通出行、消防等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