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搜本站
新华网呼和浩特2月20日电(记者王靖)黄河内蒙古段2024年11月27日出现流凌,12月24日首封,2025年1月20日进入稳定封冻期,累计封河长度630公里,封河形势总体平稳。截至2025年2月18日11时,黄河乌海段开河界面位于海勃湾水利枢纽上游10公里处(旧包兰铁路桥下游3公里处),开河长度23公里,较17日增加13公里,开河水位平稳。
内蒙古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于2月18日组织应急、水利、气象、水文等部门及请调的相关人员进驻设在黄河一线包头市的自治区黄河防凌前线指挥部,靠前指挥调度黄河内蒙古段开河期防凌各项工作,密切关注凌情发展动态,实时掌握凌情动态。沿河堤防管理所已进入开河期值守状态,切实加强凌情险情巡查,充分考虑年度防凌不利因素,从防、减、救全链条发力,扎实做好各项防凌工作,全力以赴确保凌汛期安全。
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党委对今年黄河防凌工作多次召开党委会议安排部署,对防凌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并向社会公布了年度26名旗县级以上黄河防凌行政责任人,落实了沿黄317处穿堤建筑物和86段堤防巡查防守责任人,制发《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开河期黄河防凌工作方案》,明确了开河期黄河防凌前线指挥机构和各单位任务分工,对防凌前线指挥部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压实了各级各部门责任,确保防凌工作各个环节有人问、有人管、有人抓。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储备充足抢险物资、装备和救援队伍、装备,部署在巴彦淖尔的航空救援飞机也在随时待命,用于凌情侦察和应急救援,用于冰面巡河的4艘巡河气垫船已检修完毕可随时投入巡河查险、破冰除险工作。军警、消防、森防队伍已按要求准备,可随时应急。
下一步,内蒙古应急管理厅将充分发挥自治区防凌前线指挥部统筹协调和靠前指挥的优势,密切关注凌情发展动态,切实做好开河期黄河防凌相关工作。从2月20日开始,坚持“日调度、日会商、日报告”,切实加强凌情灾情研判和信息报告,同时自治区防凌前线指挥部充分发挥直升机巡河,无人机和气垫船巡河的优势,做好凌情侦察工作,会同自治区水利厅提前制定分洪方案,合理利用应急分洪区进行分洪,变被动防凌为主动分凌,变水害为水利,变凌水为资源,更好地为沿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新华网呼和浩特2月20日电(记者王靖)黄河内蒙古段2024年11月27日出现流凌,12月24日首封,2025年1月20日进入稳定封冻期,累计封河长度630公里,封河形势总体平稳。截至2025年2月18日11时,黄河乌海段开河界面位于海勃湾水利枢纽上游10公里处(旧包兰铁路桥下游3公里处),开河长度23公里,较17日增加13公里,开河水位平稳。
内蒙古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于2月18日组织应急、水利、气象、水文等部门及请调的相关人员进驻设在黄河一线包头市的自治区黄河防凌前线指挥部,靠前指挥调度黄河内蒙古段开河期防凌各项工作,密切关注凌情发展动态,实时掌握凌情动态。沿河堤防管理所已进入开河期值守状态,切实加强凌情险情巡查,充分考虑年度防凌不利因素,从防、减、救全链条发力,扎实做好各项防凌工作,全力以赴确保凌汛期安全。
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党委对今年黄河防凌工作多次召开党委会议安排部署,对防凌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并向社会公布了年度26名旗县级以上黄河防凌行政责任人,落实了沿黄317处穿堤建筑物和86段堤防巡查防守责任人,制发《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开河期黄河防凌工作方案》,明确了开河期黄河防凌前线指挥机构和各单位任务分工,对防凌前线指挥部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压实了各级各部门责任,确保防凌工作各个环节有人问、有人管、有人抓。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储备充足抢险物资、装备和救援队伍、装备,部署在巴彦淖尔的航空救援飞机也在随时待命,用于凌情侦察和应急救援,用于冰面巡河的4艘巡河气垫船已检修完毕可随时投入巡河查险、破冰除险工作。军警、消防、森防队伍已按要求准备,可随时应急。
下一步,内蒙古应急管理厅将充分发挥自治区防凌前线指挥部统筹协调和靠前指挥的优势,密切关注凌情发展动态,切实做好开河期黄河防凌相关工作。从2月20日开始,坚持“日调度、日会商、日报告”,切实加强凌情灾情研判和信息报告,同时自治区防凌前线指挥部充分发挥直升机巡河,无人机和气垫船巡河的优势,做好凌情侦察工作,会同自治区水利厅提前制定分洪方案,合理利用应急分洪区进行分洪,变被动防凌为主动分凌,变水害为水利,变凌水为资源,更好地为沿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