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徽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蒙文版 |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
安全生产电话
政务微信
|
邮箱
政务微信
| 长辈版 长辈版|
部门网站导航

自治区政府组成部门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厅
  • 科学技术厅
  • 工业和信息化厅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厅
  • 民政厅
  • 司法厅
  • 财政厅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自然资源厅
  •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态环境厅
  • 交通运输厅
  • 水利厅
  • 农牧厅
  • 商务厅
  • 文化和旅游厅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厅
  • 应急管理厅
  • 审计厅
  • 外事办公室

自治区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治区直属机构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广播电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能源局
  • 地方金融管理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保局
  • 信访局
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 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党建工作 应急管理 政民互动 科普宣教
首页 > 首页 > 应急管理部 正文
4个专题,23个科目!揭秘“应急使命·2025”
发布日期:2025-06-24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应急使命·2025”演习突出极端性专业性实战性

推动新质救援能力转化为新质战斗力

6月24日上午,“应急使命·2025”极端灾害事故场景新质救援能力检验性演习在黑龙江省东宁市、大兴安岭地区和河南省濮阳市、广东省深圳市举行。演习由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主办,应急管理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黑龙江省政府联合承办。

此次演习以研究破解极端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难题为牵引,围绕断路、断网、断电应急救援,原始林区重特大森林火灾扑救,大型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城市高层建筑火灾扑救4个专题,模拟极端灾害事故场景展开,突出极端性、专业性和实战性,聚焦推动新质救援能力转化为新质战斗力,提升极端事故灾害场景下应急救援能力。

科技赋能救援  破解“三断”困局

演习模拟受台风残余环流北上影响,黑龙江牡丹江东部地区遭遇历史罕见极端强降雨,多条河段出现超警戒水位,东宁市洞庭村周边区域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道路损毁、通信瘫痪、电力中断,村庄300余名群众被困,情况十分危急。

灾情就是命令。面对“断路、断网、断电”的严峻形势,各单位迅速响应,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联合救援就此展开。

在救援现场,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全面做好灾情预警侦察,利用应急指挥“一张图”和“久安”大模型激活大数据分析系统监测灾害、辅助决策,借助卫星电话、北斗终端报送灾情;无人机“集群作战,互为接力”侦察,地面前突人员运用外骨骼深入灾区,为救援提供关键信息。

打通生命救援通道,应急指挥通信网络构建是关键。为此,多部门运用集成化、模块化装备,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指挥网络。无人化装备架设通信节点,遥控履带式侦察机器人和信号中继基站打通煤井井下指挥链路,保障救援指挥顺畅。



在空中救援通道开辟中,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与中国安能集团配合,新质无人机通信平台和救援直升机协同完成灾情侦察、伤员转运等任务;重载无人机和重型直升机空投吊运物资,移动式空管指挥系统监测空域,确保空中救援高效安全。

在水路救援通道搭建中,中国安能集团与国家消防救援局用无人艇、水下机器人测绘河道数据,自扶正舟艇转移被困群众,浮箱式动力舟桥开辟水上运输通道。“源网荷储”应急供电中,国家电网运用新技术、设备,实现小型水电站“黑启动”“光伏+储能”协同供电,保障重点区域电力供应。



此外,各单位密切配合,运用先进装备技术,紧急对损毁通道、公网通信、主干线路进行抢通抢修。从搜救被困人员到修复损毁路段,从恢复通信到保障供电,各环节紧密衔接,展现出强大救援实力。

据悉,此次多领域、多场景演习,通过多部门协同作战,检验并提升了我国应对“三断”复合型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彰显了国家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决心与能力。

空地协同配合  筑牢“绿色”防线

演习模拟黑龙江大兴安岭持续高温不下,原始林区内腐殖层快速脱水,连续的干雷暴不断袭来,一道闪电点燃山林,迅速形成高强度树冠火,火借风势、快速蔓延,对林区周边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面对熊熊烈火,黑龙江省森林消防总队、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和大兴安岭林业集团迅速集结,开展火灾扑救工作。



在演习模拟火场,大火肆虐、浓烟滚滚。搭载高通量卫星终端的直升机率先升空,如同“天眼”般地在林区上空盘旋,全景高速稳像光学雷达实时扫描,开展火情监测侦察;运用浮空平台无人机、系留无人机等装备,搭建现场中继网络,建立火场临时通信链,将火情清晰呈现在指挥中心。全地形越野车、履带式森林灭火摩托车进山入林,铺设管带远程接力供水,高扬程水泵森林消防车与消防员们紧密配合,采用“多泵编组、两翼对进”战法,向火魔发起猛烈攻击。

在火场一线,只见M-171型、M-26型直升机及时升空,将灭火人员和特种车辆精准投送到火场关键位置。两栖输送车、多功能履带式牵引车在山林间疾驰,运送物资和人员。履带式水炮车、履带式森林灭火车组成“钢铁战队”,碾压射水,扑灭明火。开带机、挖掘机迅速开设防火隔离带……一幅地空一体重装大型机械灭火作战图呈现在眼前。

在定点处置无人机集群灭火中,侦察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激光雷达,对火场进行全方位勘察,快速建立三维地形模型。喷射灭火剂、喷射水无人机和吊桶无人机组成“空中灭火编队”,对火点进行定点打击。森林消防无人机、大载荷无人机等压制高强度火点,喷火无人机适时点烧防火隔离带,切断火魔的“退路”。



同时,AG-600、新舟60、AT-802等固定翼灭火飞机从低空掠过,如同一道道“水龙”洒下甘霖;K-32型、直-8型直升机吊桶洒水、空投吨级灭火弹和灭火阻燃剂,从空中对火势进行压制,与地面力量紧密配合,将火魔彻底“降服”。

演习涉及4个大课目、20多种战法,灭火手段有了全新变化。灭火战法由地面向地空协同转变,多部门协同作战,牢牢筑起守护生态安全的“防火墙”。

多维空间作战  锻造“硬核”尖兵

随着一声刺耳的“轰”响,冲天火光瞬间撕破天际,滚滚浓烟裹挟着灼人热浪升腾而起……一场震撼人心的大型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行动专题演习,在河南省濮阳市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实训演练濮阳基地骤然拉开帷幕。



模拟场景中,3号万立外浮顶储罐因极端天气导致浮盘沉没,罐内油品泛溢,近千平方米油面在强风作用下剧烈挥发,突遭雷击引发剧烈闪爆,迅速形成全液面火灾。200米内热辐射强烈,情况万分危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调动19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一场与“火魔”的生死竞速紧急展开。

演习一开始,只见高低空无人机集群升空开展立体化协同侦察,耐高温机器人、机器狗、监测雷达等装备实施无人化态势监测,依托大型储罐数字孪生系统、3D建模系统及AI辅助救援信息系统开展信息化决策,火场态势尽在掌握。

在“快速远程供水供液”环节,无人机领航,大流量远程供水系统、泵浦增压消防车、水带敷设消防车等装备协同作业,保障远距离大流量持续供水;装卸机器人配合大吨位供液消防车、泡沫输转泵,快速输转泡沫液,为灭火提供充足物资支持。

在“全方位冷却防护”行动中,耐高温机器人抵近着火储罐,以高压水炮近距离冷却;举高喷射消防车与大跨距消防车组成外围“远程火力网”,实施立体攻击;阵地主攻消防车精准压制火点。救援指挥信息平台实时抓取监测数据,智能分析火势并预警危险区域,为救援人员构建安全防护屏障。



针对不同火灾场景,各科目精准攻坚。“化工装置立体火扑救”中,无人机、耐高温机器人与举高消防车构成立体防护网,工艺处置人员在水枪掩护下深入,开展关阀断料,举高喷射消防车突破火墙,结合3D建模与智能堵漏工具快速封堵泄漏点;“立式储罐流淌火扑救”运用围堵装备与特种材料形成隔离带,同步回收废液;“球形储罐喷射火扑救”通过耐高温机器人和举高消防车控烧、液氮泡沫消防车注氮遏制风险;“外浮顶储罐全液面火扑救”集结重型装备围歼,智能平台全程防护。

从火情侦察到精准灭火,从危情处置到安全防护,各科目紧密衔接、配合默契,展现出先进装备与科学战术的强大威力,为应对真实储罐火灾爆炸事故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守护我国油品战略储备安全注入一剂“强心针”。

智慧云端逆战  守护“天际线”安全

“轰!”一声闷响,广东省深圳市某园区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火舌顺着玻璃幕墙疯狂攀爬,瞬间点燃上方楼层……这惊心动魄的一幕,正是城市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行动专题演习的场景。

演习模拟的超高层建筑火灾堪称“危机四伏”。火势通过竖向管井和外立面呈高中低、内外多点立体燃烧,建筑内部与楼顶平台大量人员被困,高层室内消防水泵损坏,建筑结构复杂,信号存在盲区;建筑周边通道被占用,救援作业面受限,险情十分危急。



面对如此困局,国家消防救援局、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与深圳市政府联合开展的五大演习科目,成为破局的关键。

在“火场态势快速感知与信息获取”科目中,城市巡防系统与侦察无人机集群升空,利用高清摄像头和热成像技术360度“扫描”建筑并建模;侦察机器人、四足机器人深入建筑内部,通过红外及生命探测仪定位被困人员,人工智能系统实时分析数据辅助决策。

“疏散与搜救被困人员”是与死神的赛跑。参演单位采取多渠道定位技术锁定被困者位置,消防智能头盔与机器人联动,为被困人员规划逃生路线;大载重无人机、直升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组成“空中救援梯队”,向楼顶投送防火毯、呼吸面罩等物资,将被困人员安全转移。

在“破拆排烟与外部控火”环节,无人机携带破玻弹击碎玻璃幕墙排烟;灭火无人机、举高喷射消防车等形成“立体火力网”压制火势;自动移车机器人清理障碍物,开辟“生命通道”。“内攻登高与供水灭火”是最危险的攻坚行动。消防员穿戴有源外骨骼装置,借助模块化伴随机器人,负重攀爬数十层楼梯内攻;屏风水枪、便携式移动炮等装备齐上阵,扑灭室内明火;高效水驱动排烟机、阻燃材料封堵竖井、孔洞,切断火势与烟雾蔓延路径;高层供水消防车通过竖管将灭火剂源源不断地输送至火场。



“现代化作战支持保障”贯穿全程。系留无人机、通信机器人搭建空地通信网络;单兵定位等系统监测消防员体征;机器人与后勤保障系统运送装备物资,为救援提供坚实支撑。

这场在“云端”展开的逆战,是对现代消防救援体系的全面检验。从智能侦察到立体救援,从科技攻坚到后勤保障,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我国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智慧与决心,为守护城市“天际线”安全提供了实战经验。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应急使命·2025”演习获得圆满成功,充分检验了体系救援、专业救援、新质救援能力,实践探索以改革创新推动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路径,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附件:
关闭
打印
中国政府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军民融合办 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厅 科学技术厅 工业和信息化厅 公安厅 民政厅 司法厅 财政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自然资源厅 生态环境厅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内蒙古自治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网 交通运输厅 水利厅 农牧厅 商务厅 文化和旅游厅 卫生健康委员会 应急管理厅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市场监督管理局 广播电视局 体育局 能源局 林业和草原局 内蒙古气象局 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安全监管局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内蒙古局 呼和浩特海关 满洲里海关 内蒙古自治区邮政管理局 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 自治区总工会 团委 妇女联合会 文物局 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国应急信息网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呼和浩特市应急管理局 包头应急管理局 呼伦贝尔应急管理局 兴安盟应急管理局 通辽市应急管理局 赤峰市应急管理局 锡林郭勒盟应急管理局 乌兰察布市应急管理局 鄂尔多斯市应急管理局 巴彦淖尔市应急管理局 乌海市应急管理局 阿拉善盟应急管理局
北方新报 腾格里新闻 内蒙古新闻 应急管理报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CCTV 求是网 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官网
政府网站
安委会成员单位
全国应急系统网站
盟市应急管理网站
有关媒体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 电话:0471-4826786蒙ICP备19004719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04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74 

本网站发布的所有信息均不收取任何费用如遇到任何以本网站名义收取费用的情况请向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纪检部门举报

微信端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
统一标识
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
搜本站
  • 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党建工作
  • 应急管理
  • 政民互动
  • 科普宣教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应急管理部
4个专题,23个科目!揭秘“应急使命·2025” 发布日期:2025-06-24 18:57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应急使命·2025”演习突出极端性专业性实战性

推动新质救援能力转化为新质战斗力

6月24日上午,“应急使命·2025”极端灾害事故场景新质救援能力检验性演习在黑龙江省东宁市、大兴安岭地区和河南省濮阳市、广东省深圳市举行。演习由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主办,应急管理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黑龙江省政府联合承办。

此次演习以研究破解极端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难题为牵引,围绕断路、断网、断电应急救援,原始林区重特大森林火灾扑救,大型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城市高层建筑火灾扑救4个专题,模拟极端灾害事故场景展开,突出极端性、专业性和实战性,聚焦推动新质救援能力转化为新质战斗力,提升极端事故灾害场景下应急救援能力。

科技赋能救援  破解“三断”困局

演习模拟受台风残余环流北上影响,黑龙江牡丹江东部地区遭遇历史罕见极端强降雨,多条河段出现超警戒水位,东宁市洞庭村周边区域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道路损毁、通信瘫痪、电力中断,村庄300余名群众被困,情况十分危急。

灾情就是命令。面对“断路、断网、断电”的严峻形势,各单位迅速响应,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联合救援就此展开。

在救援现场,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全面做好灾情预警侦察,利用应急指挥“一张图”和“久安”大模型激活大数据分析系统监测灾害、辅助决策,借助卫星电话、北斗终端报送灾情;无人机“集群作战,互为接力”侦察,地面前突人员运用外骨骼深入灾区,为救援提供关键信息。

打通生命救援通道,应急指挥通信网络构建是关键。为此,多部门运用集成化、模块化装备,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指挥网络。无人化装备架设通信节点,遥控履带式侦察机器人和信号中继基站打通煤井井下指挥链路,保障救援指挥顺畅。



在空中救援通道开辟中,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与中国安能集团配合,新质无人机通信平台和救援直升机协同完成灾情侦察、伤员转运等任务;重载无人机和重型直升机空投吊运物资,移动式空管指挥系统监测空域,确保空中救援高效安全。

在水路救援通道搭建中,中国安能集团与国家消防救援局用无人艇、水下机器人测绘河道数据,自扶正舟艇转移被困群众,浮箱式动力舟桥开辟水上运输通道。“源网荷储”应急供电中,国家电网运用新技术、设备,实现小型水电站“黑启动”“光伏+储能”协同供电,保障重点区域电力供应。



此外,各单位密切配合,运用先进装备技术,紧急对损毁通道、公网通信、主干线路进行抢通抢修。从搜救被困人员到修复损毁路段,从恢复通信到保障供电,各环节紧密衔接,展现出强大救援实力。

据悉,此次多领域、多场景演习,通过多部门协同作战,检验并提升了我国应对“三断”复合型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彰显了国家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决心与能力。

空地协同配合  筑牢“绿色”防线

演习模拟黑龙江大兴安岭持续高温不下,原始林区内腐殖层快速脱水,连续的干雷暴不断袭来,一道闪电点燃山林,迅速形成高强度树冠火,火借风势、快速蔓延,对林区周边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面对熊熊烈火,黑龙江省森林消防总队、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和大兴安岭林业集团迅速集结,开展火灾扑救工作。



在演习模拟火场,大火肆虐、浓烟滚滚。搭载高通量卫星终端的直升机率先升空,如同“天眼”般地在林区上空盘旋,全景高速稳像光学雷达实时扫描,开展火情监测侦察;运用浮空平台无人机、系留无人机等装备,搭建现场中继网络,建立火场临时通信链,将火情清晰呈现在指挥中心。全地形越野车、履带式森林灭火摩托车进山入林,铺设管带远程接力供水,高扬程水泵森林消防车与消防员们紧密配合,采用“多泵编组、两翼对进”战法,向火魔发起猛烈攻击。

在火场一线,只见M-171型、M-26型直升机及时升空,将灭火人员和特种车辆精准投送到火场关键位置。两栖输送车、多功能履带式牵引车在山林间疾驰,运送物资和人员。履带式水炮车、履带式森林灭火车组成“钢铁战队”,碾压射水,扑灭明火。开带机、挖掘机迅速开设防火隔离带……一幅地空一体重装大型机械灭火作战图呈现在眼前。

在定点处置无人机集群灭火中,侦察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激光雷达,对火场进行全方位勘察,快速建立三维地形模型。喷射灭火剂、喷射水无人机和吊桶无人机组成“空中灭火编队”,对火点进行定点打击。森林消防无人机、大载荷无人机等压制高强度火点,喷火无人机适时点烧防火隔离带,切断火魔的“退路”。



同时,AG-600、新舟60、AT-802等固定翼灭火飞机从低空掠过,如同一道道“水龙”洒下甘霖;K-32型、直-8型直升机吊桶洒水、空投吨级灭火弹和灭火阻燃剂,从空中对火势进行压制,与地面力量紧密配合,将火魔彻底“降服”。

演习涉及4个大课目、20多种战法,灭火手段有了全新变化。灭火战法由地面向地空协同转变,多部门协同作战,牢牢筑起守护生态安全的“防火墙”。

多维空间作战  锻造“硬核”尖兵

随着一声刺耳的“轰”响,冲天火光瞬间撕破天际,滚滚浓烟裹挟着灼人热浪升腾而起……一场震撼人心的大型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行动专题演习,在河南省濮阳市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实训演练濮阳基地骤然拉开帷幕。



模拟场景中,3号万立外浮顶储罐因极端天气导致浮盘沉没,罐内油品泛溢,近千平方米油面在强风作用下剧烈挥发,突遭雷击引发剧烈闪爆,迅速形成全液面火灾。200米内热辐射强烈,情况万分危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调动19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一场与“火魔”的生死竞速紧急展开。

演习一开始,只见高低空无人机集群升空开展立体化协同侦察,耐高温机器人、机器狗、监测雷达等装备实施无人化态势监测,依托大型储罐数字孪生系统、3D建模系统及AI辅助救援信息系统开展信息化决策,火场态势尽在掌握。

在“快速远程供水供液”环节,无人机领航,大流量远程供水系统、泵浦增压消防车、水带敷设消防车等装备协同作业,保障远距离大流量持续供水;装卸机器人配合大吨位供液消防车、泡沫输转泵,快速输转泡沫液,为灭火提供充足物资支持。

在“全方位冷却防护”行动中,耐高温机器人抵近着火储罐,以高压水炮近距离冷却;举高喷射消防车与大跨距消防车组成外围“远程火力网”,实施立体攻击;阵地主攻消防车精准压制火点。救援指挥信息平台实时抓取监测数据,智能分析火势并预警危险区域,为救援人员构建安全防护屏障。



针对不同火灾场景,各科目精准攻坚。“化工装置立体火扑救”中,无人机、耐高温机器人与举高消防车构成立体防护网,工艺处置人员在水枪掩护下深入,开展关阀断料,举高喷射消防车突破火墙,结合3D建模与智能堵漏工具快速封堵泄漏点;“立式储罐流淌火扑救”运用围堵装备与特种材料形成隔离带,同步回收废液;“球形储罐喷射火扑救”通过耐高温机器人和举高消防车控烧、液氮泡沫消防车注氮遏制风险;“外浮顶储罐全液面火扑救”集结重型装备围歼,智能平台全程防护。

从火情侦察到精准灭火,从危情处置到安全防护,各科目紧密衔接、配合默契,展现出先进装备与科学战术的强大威力,为应对真实储罐火灾爆炸事故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守护我国油品战略储备安全注入一剂“强心针”。

智慧云端逆战  守护“天际线”安全

“轰!”一声闷响,广东省深圳市某园区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火舌顺着玻璃幕墙疯狂攀爬,瞬间点燃上方楼层……这惊心动魄的一幕,正是城市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行动专题演习的场景。

演习模拟的超高层建筑火灾堪称“危机四伏”。火势通过竖向管井和外立面呈高中低、内外多点立体燃烧,建筑内部与楼顶平台大量人员被困,高层室内消防水泵损坏,建筑结构复杂,信号存在盲区;建筑周边通道被占用,救援作业面受限,险情十分危急。



面对如此困局,国家消防救援局、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与深圳市政府联合开展的五大演习科目,成为破局的关键。

在“火场态势快速感知与信息获取”科目中,城市巡防系统与侦察无人机集群升空,利用高清摄像头和热成像技术360度“扫描”建筑并建模;侦察机器人、四足机器人深入建筑内部,通过红外及生命探测仪定位被困人员,人工智能系统实时分析数据辅助决策。

“疏散与搜救被困人员”是与死神的赛跑。参演单位采取多渠道定位技术锁定被困者位置,消防智能头盔与机器人联动,为被困人员规划逃生路线;大载重无人机、直升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组成“空中救援梯队”,向楼顶投送防火毯、呼吸面罩等物资,将被困人员安全转移。

在“破拆排烟与外部控火”环节,无人机携带破玻弹击碎玻璃幕墙排烟;灭火无人机、举高喷射消防车等形成“立体火力网”压制火势;自动移车机器人清理障碍物,开辟“生命通道”。“内攻登高与供水灭火”是最危险的攻坚行动。消防员穿戴有源外骨骼装置,借助模块化伴随机器人,负重攀爬数十层楼梯内攻;屏风水枪、便携式移动炮等装备齐上阵,扑灭室内明火;高效水驱动排烟机、阻燃材料封堵竖井、孔洞,切断火势与烟雾蔓延路径;高层供水消防车通过竖管将灭火剂源源不断地输送至火场。



“现代化作战支持保障”贯穿全程。系留无人机、通信机器人搭建空地通信网络;单兵定位等系统监测消防员体征;机器人与后勤保障系统运送装备物资,为救援提供坚实支撑。

这场在“云端”展开的逆战,是对现代消防救援体系的全面检验。从智能侦察到立体救援,从科技攻坚到后勤保障,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我国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智慧与决心,为守护城市“天际线”安全提供了实战经验。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应急使命·2025”演习获得圆满成功,充分检验了体系救援、专业救援、新质救援能力,实践探索以改革创新推动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路径,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
  • 蒙ICP备19004719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046号
  •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74  电话:0471-4826786